故宫畅音阁历史介绍、建筑设计介绍、有哪些作用? 每日速递

互联网   2023-05-21 09:31:57


(资料图)

长音阁的确切位置是故宫养性殿东侧,宁寿宫内后区东路南侧,坐南北。

它是清朝宫廷中最大的戏台,由大戏台和阅读楼组成。

长音阁最著名的是一个3层的舞台,高20.71米,被称为福禄寿三台。该舞台建于乾隆37年(1772年),建于乾隆41年。嘉庆7年(1802年)修复,嘉庆22年后(南)修复,光绪17年(1891年)修复,现有建筑为嘉庆年改造后的监管。

长音阁三重檐,台基高1.2米,总高20.71米,总面积685.94平方米。卷棚歇山式屋顶,覆盖绿色琉璃瓦,黄色琉璃瓦剪边,一、二层檐覆盖黄色琉璃瓦。阁面宽3间,深3间,与南面5间深装剧院相连,平面呈凸形。顶檐下悬挂“长音阁”牌匾,中檐下悬挂“导和怡泰”牌匾,下檐下悬挂“壶天宣豫”牌匾。

舞台共有三层,顶层名为“福台”,中层名为“禄台”,下层名为“寿台”,后面有木楼梯将三层台相互连接,上下沟通。

寿台是一个重要的表演区,福台和禄台用处不大,只在一些神奇的戏中使用。“寿台”是一个宽三间、深三间的方形大台面,面积210平方米,台内无柱,选用抹角梁。台面后部配有4个楼梯,连接平台,上楼梯即可到达禄台。寿台北、东、西明亮的梁柱上装饰着鬼脸卷草纹木雕牌匾,正面(北)挂着:“叶清音响,知水仁山随处可见;春秋富佳日,凤歌銮舞适合机会。”

寿台下面有五口地井,位于中央和四角。地井内设有绞盘,可根据戏剧内容将布景和人物从地下支撑布局,产生从地下或水中钻出来的戏剧效果。台下路面四角各有检查井,南中间有检查井,可为戏中表演洒水提供水源。

禄台和福台都以前沿(北侧)为台面,让观众抬头看到。三层平台上下设置天井,禄台和福台井口设置起重机,下面直接面向寿台地井。表演鬼戏时,人物和场景都是用起重机架从上面发出来的,产生了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。应用三层平台的曲目不多,大部分只在寿台上表演。

台对面阅读是将看戏的区域分为上下两层,是皇帝和妃子看戏的区域。物品的北三面被双层建筑包围,丫鬟和大臣可以在两边楼的走廊下看戏。楼后是庆寿堂。

看戏是宫廷中的主要娱乐活动。每一个节日,如元旦、春分、上元、端午节、七夕、中秋节、重阳节、冬至、除夕夜、皇帝登极、皇后生日等重大庆典,都要在宫中观看。在西太后的政治阶段,每逢节日,她总是需要到畅音阁看戏,并由皇帝、皇后、妃嫔、妃嫔、命妇及其王公大臣陪同。光绪十年(1884年)西太后50岁生日那天,在长音阁为西太后拍摄,仅购买服装和道具的费用就消耗了11.2万元的白金。

最新资讯